•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社会动态

坚持内涵发展 质量提升 主动适应交通高职发展新常态

时间:2016/6/16 12:42:42   作者:王宝珠   来源:华夏教育网   阅读:861   评论:0

坚持内涵发展  质量提升 主动适应交通高职发展新常态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简介: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南京江宁高新园区,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校是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学校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0.3万平方米,教职工616人,在校生10000人,成教在册学生约5000人,馆藏各类图书67万多册,拥有丰富的电子资源。

      学校紧贴交通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办学,秉承“立足交通、以人为本、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和“立足交通,服务社会,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形成了“依托交通、服务交通”的办学特色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设置专业40个,形成了以汽车、路桥、运输管理、港航、轨道工程、工程机械等交通主干专业和会计、电子信息、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人文艺术等拓展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学院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全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江苏交通建功立业有功单位”等荣誉称号。十二五以来,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工程材料实验技能大赛等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5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成为江苏交通运输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呈现出全方位的新常态。与此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成为新常态,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已成为发展主题。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交通,以人为本,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按照“质量发展、合作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和带领全院师生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坚持以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构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新常态,为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以交通特色和优势专业为重点,实施专业品牌建设工程

      坚持“立足交通、服务交通”的办学特色,依据“适应产业结构,立足区域经济,瞄准岗位需求,强化技能培养”的专业建设思路,依托行业协会和合作骨干企业,构建国家级、省级、院级重点专业三层并进的专业建设体系,打造专业品牌。按照“发挥优势、强化特色、提高效益、重点突破、示范共享”的要求,以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建设为重点,开展以专业群为主体的专业内涵建设,形成专业集群合力,建强一批能够彰显学院办学水平和特色、具有重要影响的优势专业。以服务“大交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快制定专业建设与评估标准,定期对各专业(群)建设状态进行检查评估,形成专业优化调整、预警、退出机制。

      学院在汽车、路桥、运输管理、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建筑工程、人文艺术等专业的基础上,新增适应“大交通”发展需要的轨道、港航、航空专业4个,建有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专业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6个,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品牌专业2个,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群4个、中央和省财政以及行业支持建设实训基地达到11个,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1个。

    二、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重点专业(群)和国家(省)级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推进“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和“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构建“以应用知识为基础的理论教育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育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体系”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现代职业体系建设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中高职分段培养项目、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国家、省级重点专业的高职本科专业建设,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等4个专业开办本科班。推进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纵向贯通。加强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横向沟通,鼓励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普通高校继续学习,完善学生在本校和普通高校之间转学、升学的通道,积极探索和普通高校之间开展教师互聘、课程互换、学分互认。重点推进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强化实践育人,大力开展各类学生创新竞赛和专业技能竞赛活动。

      学院获得国家级、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8项,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17门,国家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立项教材24部、省级精品教材14部。教师在国家、省级优秀多媒体课件比赛及信息化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学生在全国、全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团体及单项奖年均100多项。近两年学院多项教改案例入选《江苏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获得江苏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摇篮奖”,被评为“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

    三、以深化合作办学为重点,实施政校行企深度融合工程

      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依托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以专业为纽带,集聚资源,优势互补,扎实推进政校行企深度融合。组建成立“政校行企”办学理事会,搭建“政、校、行、企”共享平台,以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三链”深度融合为主线,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行业集团化办学内涵建设。以争创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为引领,积极拓宽校企合作的领域和深度,与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公司等交通大中型企业、骨干企业合作上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探索中职、高职、本科纵向贯通的职前体系和横向衔接的职后体系建设,促进职教体系和产业体系的融合,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成立5个“行业企业培训中心”,带动集团各项工作的开展。建立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五位一体”紧密型的“一站式”职业教育服务中心,提供学生综合能力多元化训练平台。突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完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相继成立长安福特、东风标致、苏宁等培训中心、南京交院中兴通讯学院等合作育人平台,成立“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南京交院勘测设计分院”、“江苏交工路桥与港航学院”,与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共建“空中乘务”专业等。目前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101个、校外实习基地200余家。

    四、以平台建设和能力建设为重点,实施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坚持以科研体制创新为保障,以创新科研团队建设为核心,以科研平台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整体科研水平。依托政府、行业、企业资源和专业优势,为行业企业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服务。发挥省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办产业等现有“五大”平台作用,积极开展面向地方需求的应用研究和咨询服务。将江苏省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江苏节能减排技术领域的研发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加强以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科技、教改研究。江苏省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中心两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荣获“全省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先进集体”称号。获批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教育部、省“六大人才高峰”等高层次科研项目,主持和主要参与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60余项,60余项教育科研成果获得市厅级以上奖励。依托政府、行业、企业资源和专业优势,建设科技研发与社会服务“五大平台”,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年均完成省内外各类培训、技能鉴定2万人次以上,校企联合开展职业培训、技术服务,年均教育、技术服务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连续9年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

    五、以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工程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立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制定并落实“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施方案”,着力推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完善“大学工”联动机制,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构建“教育、管理、服务、引导”四位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系。按照“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实施方案”的标准,建立与完善创业创新教育工作体系、领导机制、政策制度,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获得各级各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100余项。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坚持举办文化艺术节、公寓文化节、阳光体育运动等特色活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资助工作,重视军训和国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着力打造“数字学工”,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学生管理水平。建成学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团学工作信息及时、定期发布。学院被授予“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积极开展招生制度改革,学院近年来招生录取投档线、投档率、平均分均位于江苏省高职院校前列。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就业质量,毕业生总就业率保持在99.5%以上,就业竞争力指数、专业对口率、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等各项主要衡量指标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院荣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用人单位评价我院毕业生“专业扎实、肯吃苦、动手能力强”。学院被誉为江苏交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六、以交通文化引领学院发展,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为彰显学院行业办学特色,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江苏交通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力求融入积极向上的交通文化元素。学院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并形成长效机制。举办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许振超,学院校友、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公司总经理万习春等行业模范、杰出校友先进事迹报告会。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抓手,开展“服务江苏交通,传承交通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南京火车南站志愿服务工作、采访谏壁船闸水上雷锋服务台服务组长、全国劳动模范王龙芳,走访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中央门长途汽车站、连云港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班组,参观润扬大桥桥梁展览馆暨茅以升纪念馆等,近距离感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江苏交通精神。顶着烈日深入南京市区调研交通拥堵情况,深入社区宣讲交通节能减排知识,开展“绿色洗车”、“汽车美容店创业”、“汽车下乡、技术下乡、服务下乡”等主题调研和宣讲活动,举办江苏交通精神成果展等,亲身体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交通精神,传承江苏交通精神,激励学生学好专业、练好技能,为交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开展服务江苏交通、传承交通精神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交通校园活动文化。

    七、以提高师生满意度为重点,实施民生幸福工程

      坚持人才优先战略,以教学名师培育、骨干教师提升、青年教师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师职业教学能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构建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创造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良好政策环境。学院充分尊重教职工主体地位,紧紧依靠教职工办学。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等组织民主管理作用,改革发展、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充分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坚持以人为本,从教职员工关心的问题出发,建立教职工收入常态化增长机制,努力实现教职工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合理化。开展教职工健康普查和疗休养活动,落实大病医疗补助制度,设立专项资金帮助困难教职工,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医疗保障体系。加强离退休教职工的工作,帮助关心青年教师学习、生活,帮助解决子女入学困难等生活问题。不断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切实维护好师生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确保平安校园建设成果。为广大教职工营造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良好环境。学院连续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

      展望“十三五”,学院将主动适应交通高职教育发展新常态,以国家、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为依据,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交通运输行业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民生交通、法治交通建设要求,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紧紧抓住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主线,以强化专业特色和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推进综合改革为突破口,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坚持多元化办学的发展方向,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创业、合作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把学院建成全国领先的一流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到2020年达到应用科技学院的办学要求。

坚持内涵发展_质量提升_主动适应交通高职发展新常态

俯瞰校园

坚持内涵发展_质量提升_主动适应交通高职发展新常态

汽车工程学院模拟汽车“4S”店,在实景中开展实训教学坚持内涵发展_质量提升_主动适应交通高职发展新常态

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将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室

坚持内涵发展_质量提升_主动适应交通高职发展新常态

运输管理学院地铁仿真实训室

坚持内涵发展_质量提升_主动适应交通高职发展新常态

学院联手交通行业知名企业成立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

坚持内涵发展_质量提升_主动适应交通高职发展新常态

创新实施“公路-铁路-水运游学制”,让学生接受“大交通”专业立体式学习

坚持内涵发展_质量提升_主动适应交通高职发展新常态

与江苏交通工程集团联合开办“路桥国际工程班”,培养国际化交通人才

坚持内涵发展_质量提升_主动适应交通高职发展新常态

学子在第一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职业决赛中喜获学生组一、二等奖

坚持内涵发展_质量提升_主动适应交通高职发展新常态

央视《百家讲坛》郦波教授为学院“天印大讲堂”揭牌

坚持内涵发展_质量提升_主动适应交通高职发展新常态

志愿者常年参与南京铁路南站、地铁、沪宁高速等交通行业单位志愿服务

坚持内涵发展_质量提升_主动适应交通高职发展新常态

志愿者参加南京青奥会服务工作


出处:华夏教育网
网址:http://www.hxedu.org/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目前联盟网站:海峡教育网华夏教育网中华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产业网培训百科网中国培训之家,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文章撰写、评论撰写等。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华夏教育网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粤ICP备150826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