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教育网(WAP手机版)
首页 > 青春校园

微博打造校园运动IP,赋能中国新青年一代

作者:王小语  来源:华夏教育网  阅读:2448

  近几年,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都在不断地增强,助推了体育产业迅猛发展,全民运动的理念深入千家万户。2018年被视为传统体育大年,四年一届的冬奥会、世界杯、亚运会轮番上演,微博基于党和国家大力发展全民运动的号召,顺应提倡强身健体的历史轨迹,面对高校学生群体这一庞大用户体量,量身打造了#微博大灌篮#系列活动,微博走入校园,带领篮球新风尚走入青年之间。

  #微博大灌篮#由微博主办,@微博校园 、@微博体育 和@新浪新闻 承办,主要面向高校学生群体,在全国巡回举办52场线下比赛。此次赛事意在号召青年学生通过篮球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提升个人品格;引导青年积极向上,健康成长。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微博投身于青年精神引领事业,努力提升微博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弘扬青春正能量,全情投入举办了#微博大灌篮#并引发各界关注。

  打造花式篮球嘉年华,塑造校园篮球IP

  作为目前国内青年学生聚集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具备天然的发酵环境和独特优势,是宣传和发起高校体育赛事的绝佳平台。随着#微博大灌篮#如火如荼地开展,相关话题热度在活动期内不断攀升,阅读量总计突破了10.4亿,讨论量突破221.4万,作为#微博大灌篮#的线下外延,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场势不可挡的青春运动热潮。

  相较于线上的火爆参与和强势的导流转化,微博校园落地现场品牌曝光量激增。此次嘉年华活动立足于北京,向五湖四海辐射,线上活动覆盖高校5800多所,参与人数高达200万人,#微博大灌篮#相关话题视频播放量高达8亿之多;线下落地反响同样火爆,共有52所高校应邀加入活动,参与人数上万人,流动人数高达几十万,参与人数之众远超预期。#微博大灌篮#根植于当下年轻人最喜爱的篮球运动,遵循于时代发展潮流,号召全国高校的篮球爱好者共同交流切磋;这次竞赛突破原有篮球比赛的桎梏,不拘泥于传统比赛中的激情碰撞,提出了更具技巧性和趣味性的新玩法;不光有趣味蹦床热血扣篮、蛇皮走位技巧挑战,还有美女帅哥拉拉热舞,游戏之多、活动之丰富让人眼花缭乱。

  作为微博校园的又一校园运动IP,#微博大灌篮#活动告别传统篮球对抗赛的形式,引入更新颖和趣味的玩法,大大降低了篮球运动的参与门槛,无论是驰骋赛场的选手,还是运筹帷幄的教练,或是普通的篮球爱好者,甚至是纯路人,都可以在嘉年华中找到一项属于自己的项目。让更多的人参与运动,不被复杂的玩法挡在门外,正是这场花式篮球嘉年华的魅力所在。微博校园此次的战术和打法别出心裁,玩法的多样性与创意性同微博校园的品牌战略保持高度的统一性,无疑证明了这是一个成功的校园篮球IP。

 积淀校园篮球文化,运动展示活力青春

  为激发全国大学生的篮球热情,传递青春正能量,微博校园携手微博体育再度发力,着力线下球赛的举办;较之以往,微博校园此次全力打造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以满足高校学生的参与需求;无需天生高大,也无需球技逆天,参与门槛低,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释放才能的舞台。

  #微博大灌篮#激励着万千热爱篮球的青少年不断开拓自我,展现热血青春,走过8座城市,在52所大学落地,此次赛事通过微博校园官方平台和高校双微双向联动,全程串联比赛信息,吸引了大量篮球爱好者。邀请CBA球星录制启幕视频,激起篮球拥趸展现球技的激情。除线上活动以外,#微博大灌篮#也同步开放线下活动入口,选择全国重点院校集中的城市作为#微博大灌篮#的举办场地,极大地起到示范作用,最大程度地带动周边高校加入其中,为扩大篮球体育在校园中的影响做出重大贡献。

  虽然#微博大灌篮#活动已经落幕,但篮球仍在当代大学生课余生活中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得益于微博校园的全力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敢于展示自己,挑战自我;同时带动身边的人一起驰骋球场,形成正向反馈,不断推动体育文化在我国的教育土壤中扎根更深更牢固。由此趋势发展,未来必定有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体育文化也定将成为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代青少年必将成为将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的中流砥柱。

  这场校园篮球热潮,实属学生群体中的“明星运动”。在场景体验的时代,以青年学生为中心的立体验战术,深挖和满足青年学生的情感需求,激活他们天生要强的情感能量,从而能够更加精准地捕捉到在校大学生的兴奋点和痒点。也在这种交互的多重体验过程中巧妙而又自然的加深学生对“微博校园”这一品牌形象的认同。

  在建设体育强国的国家战略指导下,微博发起的#微博大灌篮#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方式,积极推动体育建设的发展,在全国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了巨大的影响。通过趣味多样的活动形式助推#微博大灌篮#这一品牌IP将成为经典,这是微博平台在高校市场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更是微博校园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强力佐证。

上一篇:高校新媒体建设:既要守住江山 更要开疆扩土
下一篇:《2018中国大学生日常生活及网络习惯调研报告》全面摸底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习惯
联系我们|服务报价|关于我们|留言本|行业动态|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华夏教育网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粤ICP备15082623号